咒語依音直譯可能依當朝的官話,也可能根據譯者本身的鄉音。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咒語譯音不太可能是現代以北平話為基礎的『國語』或『普通話』發音。以《阿含經》為例,梵語āgama,音譯為阿鋡、阿含暮、阿笈摩。台語『含』發音為
/gam/, 前三者翻譯都很接近台語發音就是一明證。近年來也流行念誦西藏的咒語。但西藏譯音的咒語也有明顯差異的變音,不符原梵音。末學的理論是梵文有四十九個基本音,但是藏文雖然源自梵文,但是只有三十個基本音。所以很明顯,梵音無法完全以藏音來表達。如《六字大明咒》梵文為
Om
manipadme hum, /嗡 嘛尼叭特咪 吽/。但藏譯音為 /嗡
嘛尼唄咪 吽/。
又《藥師咒心》:
tadyathā: oṃ bhaiṣajye
bhaiṣajye mahabhaiṣajye raja samudgate svāhā;或有一版本為
tadyathā: oṃ bhaiṣajye bhaiṣajye bhaiṣajya samudgate svāhā
tadyathā: oṃ bhaiṣajye bhaiṣajye bhaiṣajya samudgate svāhā
藏文有音譯為
Tayatha Om Bekandze Bekandze Maha Bekandze Randze Samu
Gate Soha
其中Tadyata他締呀他(玄奘大師譯為即說咒曰)失音為/他呀他/,Bhaiṣajye變為Bekandze,svaha /斯哇哈/則只能發出soha /唆哈/。
由上例可知,梵音不論漢譯或藏譯都有很大變音,以往沒有這方面的資料,錯了也無法更正,但今日通梵、漢、藏專家不乏其人,復以印刷業流通發達,網路資訊更是方便搜尋,咒語的正音的時機應該是到了。數年來末學一直期待有專家學者能將日常課誦本的咒語,以正音出版。黃啟檀先生在編著《梵文咒語彙編》及《梵文自學手冊》兩本梵文書籍後,又完成《朝時課誦本
梵音版》一書,此課誦本收集佛門早晚課常用的咒語,對發正確的梵音有很大的幫助,問序於末學,樂為之序。
2013年季春寫於華梵大學佛教學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