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The Way of Bohdhisattva" 《入菩薩道》




Shantideva寂天​菩薩(印度第八世紀)原著梵文版,Padmakara Translation Group 英譯修訂版 "The Way of Bohdhisattva". 漢譯名為《入菩薩道》。隨手翻了幾頁,看到一好偈,手癢順手翻了​:
"Foes are as unlimited as space,
They cannot possibly all be overcome;
Yet if you just overcome the thought of hatred
...That will be equal to overcoming all foes." 
- by Shantideva

『讎敵無量如虛空,
斯人似難悉征服,
然若克己憎思維,
等如諸敵齊克服。』
-寂天菩薩作,翰聲譯

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尋』與『伺』英文如何翻譯?

『尋』與『伺』是『成唯識論』所述五十一心所有法的最後兩個法。是思維的兩種階段。原文是vitarka 譯音『毘擔迦』 (巴利文 vitakka) ; vicāra  譯音『毘遮羅』。鳩摩羅什大師原依序譯為『覺』及『觀』。因文字語言變遷,『尋』與『伺』這兩字極易為現代人所誤解,不易從字面了解它們的原意。

尋伺體性者,謂不深推度所緣,思為體性;若深推度所緣,慧為體性應知。
    尋伺所緣者,謂依名身、句身、文身義為所緣。
    尋伺行相者,謂即於此所緣,尋求行相,是尋;即於此所緣,伺察行相,是伺。
    尋伺等起者,謂發起語言。
    尋伺差別者,有七種差別。謂有相、無相,乃至不染汙,如前說。
    尋伺決擇者,若尋伺即分別耶?設分別即尋伺耶?謂諸尋伺必是分別;或有分別非尋伺。
    謂望出世智,所餘一切三界心、心法,皆是分別,而非尋伺。
    尋伺流轉者,若那落迦尋伺,何等行?何所觸?何所引?何相應?何所求?何業轉耶?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
『當知尋伺、慧思為性;猶如諸見。若慧、依止意言而生;於所緣境,慞惶推究;雖慧為性,而名尋伺。於諸境界,遽務推求,依止意言、麤慧,名尋。即於此境,不甚遽務、而隨究察,依止意言、細慧,名伺。』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八 (T30, No.1579,  p0623)

『尋』(vitakka):在經中,一詞常不精確地用以代表思考,但在《阿毗達摩論》裏,它精確地代表把心投入或令它朝向目標的心所。猶如國王的親信有能力帶村民入皇宮,尋亦能夠把心投入目標裏。對於修習禪定,尋的特別作用是對治昏沉睡眠蓋(thinamiddha)。--- from Theravada Wiki

『伺』(vicāra):一詞通常意為檢查,然而在此則意為保持心繼續專注於目標。尋是把心與心所投向目標,伺則是心繼續專注於目標。諸注疏提供了好些不同的比喻,以說明此二禪支之間的差別。尋有如展開翅膀起飛的鳥;伺則有如張著翅膀在天空中滑翔的鳥。尋有如投向花朵的蜜蜂;伺則有如在花朵上方嗡嗡作響的蜜蜂。尋有如持著失去光澤的金屬盤之手;伺則有如拭擦該盤的另一隻手。禪那中的伺暫時制止疑蓋(vicikiccha)。--- from Theravada Wiki

『尋』在 The Debate of King Milinda 第十六頁譯為 initial application; 筆者以為翻譯為 "initiating of a thought" 可能比較好。
『伺』在 The Debate of King Milinda 第十六頁則譯為 sustained application, 有翻譯為 "discursive thinking" 較好。

2011年5月19日 星期四

上座部是Theravada。大眾部如何說?

上座部是"Theravada"。大眾部則是 "Mahasanghikas",意為 『大眾僧團部』。或有稱為 "Mahasangha"。

「空」:梵字有 sunyata 和 sunya 有何不同?

"Śūnyatā" (Sanskrit 梵文) 一般翻譯為 "emptiness",『空』;"śūnya" (Sanskrit 梵文)是『空的 empty、空洞的 void』。這兩個梵文字,前者是名詞 (noun),後者是形容詞(adjective),所以它們的意義及解釋應該是相同的,只是在句子上用法有不同。

正如 英文的 "beautiful" 和 "beautifulness",前者是形容詞,是『美麗的』,後者是名詞,是『美』。

2011年5月10日 星期二

Rajagriha 與 Rajgir 兩地有何不同?

Rajagriha 即王舍城。是古地名,今名為Rajgir。靈鷲山(Vulture Peak Mountain)即在附近。雖名為山事實上是一小丘。此地有幾部佛教大經皆宣說於此,如法華經、大般若經、佛說無量壽經、大方等大集經、大方等如來藏經等。

另一說法重要地點是舍衛城(Sravasti),佛陀在此說法25年,是當時最大城,今已滄海桑田,僅餘附近的沙耶矺馬耶矺(Sahetha-Mahetha)的小村落。有譯為舍衛國者,不知為何翻為"國"?舍衛國非國也,是一城也。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頗有有情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後五百歲是指何時?

問: 『網上一部落格如是說:

根據佛學常見詞彙解說,謂佛滅度後之五個五百年,在每一個五百年中,各有一堅固期,以示佛法之興廢。
1、解脫堅固期:謂在佛滅後之第一個五百年間(自○年至五○○年),因為正法興盛,得到解脫的人很多。
2、禪定堅固期:謂在佛滅後之第二個五百年間(自五○○至一○○○年),雖然無人獲得解脫,但是修學禪定的人很多。
3、多聞堅固期,謂在佛滅後的第三個五百年間(自一○○○至一五○○年),真正修行佛法的雖然稀少,但是喜歡聽聞佛法的人很多。
4、塔寺堅固期:謂在佛滅後的第四個五百年間(自一五○○至二○○○年),世人很喜歡建立佛塔和寺院。
5、鬥爭堅固期:謂在佛滅度後之第五個五百年間(自二○○○至二五○○年),般若正法已經被世人遺忘,是增長邪見的時期,唯以鬥爭為能事,此期是末法鬥爭堅固期。

大悲經曰:「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

佛世尊涅槃至今年剛好是2488年(民國100年),已經進入末法時期的鬥爭堅固期。如上之說法,是否解脫與襌定堅固期屬正法一千年,多聞與塔寺堅固期屬像法一千年,鬥爭堅固期則是末法一萬年之頭五百年?
部落格上又說:
「後五百歲」:指第五個五百歲的末法時期。本分的:「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與第六分的:「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的意義是相同的。「後五百歲」,大集經所說五種五百年中,第五個五百年,亦即鬥爭堅固的時期。
這麼說來您課堂上所說in the last five hundred years 是否指這裡的「後五百歲」即是大集經所說五種五百年中,第五個五百年,亦即鬥爭堅固的時期。我這麼解讀是否正確嗎?想向老師請示! 非常謝謝!』

============================

答: 『正法、像法、末法年代說法有四、五種,末學以為要真正了解金剛經必須依玄奘大師的譯本,因為鳩摩羅什大師的翻譯是意譯,玄奘大師的譯本則是逐字直譯。 若依玄奘大師的譯本: 『頗有有情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時,聞說如是色經典句生實想不?』的說法將"正法將滅時分轉時"的"正法"解釋為"正法、像法、末法"的意思,那就可以說是"正法"將要轉為"像法"時的最後五百年,依這種語氣說正法應有一千年。

當然依您所指出的說法,是"鬥爭堅固期"也可以。事實上德國梵文學家Edward Conze所譯的"Diamond Sutra"也特別強調the last five hundred years是指五個五百年的最後一個五百年,斯時:
"'The last 500 years' are the fifth 500 years, when the Buddhists will be strong in nothing but fighting and   reproving, and the Dharma itself becomes practically invisible. It is of this period that Vasubandhu says that
                 'The times are come
                  When flooded by the rising tide of Ignorance
                  Buddha's religion seems to breathe its last!"
                  - from E. Conze's Buddhist Wisdom Books, The Diamond Sutra, The Heart Sutra, page 31

末學的另一種解說: 可以將"正法"解釋為"正確的佛法"。那麼這"後五百歲"也可以解說為末法時期的最後五百年。個人較喜歡這種解釋。因為世親菩薩(Vasubandhu)所言:"...seems to breathe its last!"似乎到已經沒有佛法。何況原文只有說"正法將滅時分轉時"其意思是"指轉的時候"並不是"轉為何時"。所以將"正法"解釋為"正確的佛法"的意義是到末法時期的最後五百年仍然能讀到金剛經又持戒、信受那才真是太稀有了!

若要正確解答這個問題,要把梵文本找出來,比對"正、像、末法"的"正法"的原文,以及金剛經所述的"正法"的梵文,才能解釋佛陀真意。末學較喜歡將"後五百歲"解釋為"末法" 的最後五百年,因為那樣更難得稀有!不過末法時期的最後五百年大概也不可能有這種有情的存在,雖然更給人希望!當然佛經的解釋不能只靠想當然耳!』

後記: 正法、相法、末法之別,僅是器世界存有現象之差別,對持戒清淨如法者,正法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