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

『南無』一詞意義為何? 梵文怎麼拼?

『南無』的意思是『歸命』或『禮敬』或 依 Global Oneness定義為 "I humbly trust, or adore, or acknowledge" 。『南無』的梵文原文為 namaḥ;巴利文為namo。


『大悲咒』或『楞嚴咒』內有數個『南無』原梵文為namaḥ, 但又有 namas, namo,以及nama,為何會有不同的拼音?

梵文有一個相當複雜的變音系統,稱之為梵文律Sandhi rules。即根據一個單字字尾的字母與所接的下一個單字的第一個的特定字母有一定變化的規定。

Namas 是 namaḥ 的中性名詞,日本梵和辭典則兩者通用。

如『楞嚴咒』內: namaḥ sarva-Buddha-Bodhi-sattvebhyaḥ 『南無.薩婆.勃陀.勃地.薩跢鞞弊(三毘迦切).』

如以-aḥ為字尾的字接一個以r為首的字,就得改為 –o,如namaḥ 接 ratna-trayaya,要改為namo,例如下列一例:
1. Namo ratna-trayaya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漢譯『喝囉怛那』的『喝』是贅字,應該是『南無.囉怛那.哆囉夜耶』。

如以-aḥ為字尾的字接一個以 -n 為首的字,就得改為 -o,例如下列一例:
2. Namo nilakandha 南無.那囉謹墀

如以-aḥ為字尾的字接一個以 a 為首的字,就得改為 -a,如namaḥ 接 aryāvalokiteśvaraya,要改為nama,例如下列一例:
3. Nama aryāvalokiteśvaraya 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囉耶

如以-aḥ為字尾的字接一個以 s- 為首的字,就得改為 -s,如namaḥ 接 sk4tva,要改為nama,例如下列一例:
4. Nama skrtva imam Aryāvalokiteśvara Ramdhava 南無.悉吉慄埵.伊蒙.阿唎耶婆盧吉帝室佛囉.楞馱婆

namas 則用於印度平日最常用的問候語 Namaste! 是以 namaḥ 和 te (to you 對你) 合成,意為『對你禮敬』。於此 namaḥ 變為 namas。對人說 Namaste!時,雙手合掌於胸前,點頭禮敬對方。雙手合掌於額前,則為對佛或菩薩的敬意與歸命。最崇高的禮敬如下所示:

禮者與受禮者一體
Namaste'
"I honor the place in you
in which the entire universe dwells,
I honor the place in you
which is of love, of truth,
of light, and of peace.
When you are in that place in you
and I am in that place in me,
We are one!"
我禮敬你那全宇宙所居的內在
(意譯應可說是: 我禮敬你本來真面目)
我禮敬你那是愛、真理、光與平和的內在
當你是你內在的你
而我是我內在的我
我們是一體的。

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

觀音菩薩 Avalokiteśvara 可以唸為 avalokiteśvaraya嗎?

單獨使用『觀音菩薩』應用 avalokiteśvara,此字中的 ś 字應該唸為sh,即是 avalokiteshvara。

avalokiteśvaraya是觀音菩薩一字的受格,不可單獨使用。

若要唸avalokiteśvaraya則前面要加一個namo 意為歸命觀世音(觀自在)菩薩。namo avalokiteśvaraya 以英文解釋是 Homage to Avalokiteśvara。在此 ya 即是 英文的 to (向)的意思。另有一意為 for (為了...)

假如唸如『大悲咒』第二句加一 arya (聖)字則更佳。Namo Arya-avalokiteśvaraya 意為『歸命觀世音(觀自在)菩薩』。a-a兩個a重複,a-a可以念為 a 的長音(ah)。a-a 合併後拼為 Namo Aryāvalokiteśvaraya。這用法的實例就是大悲咒第二句 『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囉耶』。

一般將此句斷句為『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囉耶』是不對的。應該斷句為『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囉耶』其意為『歸命聖觀世音(觀自在)菩薩』。若依一般斷句只唸『婆盧羯帝爍缽囉耶』是完全不對的。『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囉耶』發音也應該以台語發音較接近梵音。

恆德法師攝於普陀山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有人說玄奘大師將『唯識』一字翻譯錯了!應是『唯表』,對嗎?

將『成唯識論』之『唯識』譯為『唯表』並非很恰當!

大英百科將依原梵文將《成唯識論》(原文為 Vijñapti-mātratā-siddhi) 譯為"Establishment of the Thesis of Cognitions—Only"。

考其原文Vijñapti 應為 Vi-jñapti 兩字組成的。Vi 為 apart, 有遠離(distance)或分科(division)的意思。jñapti 則為智能的活動的意思或intelligence之意。大英百科在『成唯識論』一詞內將之譯為cognitions (認識,認知)。

mātratā 則為『就是這樣』"the being as much as"。所以可以翻譯為『唯』

siddhi 為完美,成就,成功 (perfection, achievement, success)之意。

固然Vijñapti 一字沒有『識』之意,但有『遠離智力或認知』之意,筆者以為其亦有『離智力或認知的另支』之涵義,就『成唯識論』內容而言,可以說是分析研究萬法之兩面智與識。其所探究的也包含心理學之範疇,將所有萬化現象(百法)均規範於一個『識』而不採用音譯,嚴格說這多少也違反玄奘大師自己的五不翻的原則之三:『此方所無,故不翻』,但玄奘大師選擇重新定義『識』字,用整部『成唯識論』來詮釋它。

整部《成唯識論》不就在詮釋Vijñapti? 玄奘大師於般若 -『智』之外,將『識』一字增加『定義』,這一創舉真乃千古難覓之天才,其梵文精通的功力絕對不亞於印度學者,否則如何代表他的老師戒賢論師論戰當時群智者而立於不敗之地!因之《成唯識論》一詞也成為一句詮釋佛教最直接了當的術語。


另有一說,認為玄奘大師翻譯《成唯識論》是以內容定名,非全然用原書名的原意。這種說法也是極有可能的。
值得討論的是《成唯識論》之『唯識』之『識』字與『八識』之『識』"vijnana" 並非同字。所以《成唯識論》之『唯識』並非『唯八識』的『識』"vijnana",而是『唯』所顯現(representing)實相的百法的『識』"Vijñapti"。這個議題非常值得研究。

倒是將"Vijñapti"譯為『 唯表』不知有何本?極可能是因為牛津大學2004出版的 A Buddhism Dictionary 將 Vijñapti 定義為"mere representation." 而再將英文字 representation 一般譯為『代表』,進而譯為『 唯表』,但在中文字『表』則又有 "surface"『表面』之意,又有 "form"『表格』之意,又有"display"『表現、表演』之意,又有 "manifest"『顯示、顯現』,也是"watch"古『錶』字,而 "in law" 的『表』哥、『表』姊,就不在話下了。 又嚴格地說,"representation" 來自 "re-presentation",其涵意 presentation 『展現』的  "re" 有『再』展現的意思。強將 Vijñapti 一字翻譯為『表』,究竟何所『表』?所『表』為何?就英文本身的涵意已不甚符合原意,遑論其他。筆者淺見以為徒增困擾罷了!筆者認為直接從梵巴文翻譯為漢文最好。

筆者對學者使用翻自梵文或巴利文的佛教英文英文專有名詞再譯為漢語有相當保留的態度。因梵譯英已有可能失真一次,再將此英文譯漢語再失真一次。尤其是英文單字多有多層意義,翻譯為漢語本來就是一個高度難度的課題。現在有些人喜用梵文或巴利文翻譯來的英文佛教名相作為根據以糾正古漢譯佛典的錯失,從學術上說是一種選擇,但下筆前還是慎重些。

A Buddhism Dictionary, 2004 定義 vijñapti-mātra 茲摘錄如下: vijñapti-mātra (Skt.). ‘Mere representation’; the Yogācāra theory that the contents of everyday, unenlightened experience are merely a false superimposition upon actuality of dualistic concepts generated by the mind that prevent direct experience of reality as it truly is (yathā-bhūta). Some later forms of Yogācāra lend themselves to an idealistic interpretation of this theory but such a view is absent from the works of the early Yogācārins such as Asaṅga and Vasubandhu.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佛經都以『如是我聞』為經首。梵文本與巴利文本也一樣嗎?

佛陀將要圓寂前,阿難尊者非常傷心難過不知所措。這時在旁的阿[少/免 ]樓駄尊者 (Aniruddha,舊稱阿那律 )提醒阿難尊者趕快問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就是諸經之首要如何處理。佛陀指示諸經之首:『當說信、聞、時、主、處、眾、六種成就。』『如是』就是『信成就』,『我聞』就是『聞成就』。巴利文的原文是:“Evam me sutam” (thus have I heard 如是我聞). 梵文的原文是: “Tam yatha nusuyata”  (thus has it been handed down 如是受傳)。略有不同。(見MILINDAPANHA AND NAGASENABHIKSHU SUTRA - A COMPARATIVE STUDY by BHIKKHU THICH MINH CHAU  http://www.buddhanet.net/budsas/ebud/milinda/ml-00.htm)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漢佛典翻譯為英文,專有名詞(名相)應該如何處理?

漢佛典翻譯為英文有許多的專有名詞(名相),這應該要如何處理比較好? 要用中文譯音?英文?梵文或巴利文?

末學個人的看法是若是英語文化(如英國、美國、加拿大、澳紐南非)中已有的文字,應該儘量用英文。例如五根(five organs of sense):眼(eye)、耳(ear)、鼻(nose)、舌(tongue)、身(body)等是人類皆有的器官,當然用英文即可。若是佛教特有的名相則儘量保持原文如梵文或巴利文,又可於第一次出現處加註解,如色(rupa, i.e. form or matter)、空(Śūnyatā, i.e. emptyness)等。咒文則盡量用梵文,不要用漢音直譯為英語發音。漢譯音因為根據原翻譯者的口音而譯,歷代各譯者地域不同所譯音相去甚遠,更非現代人所用的國語或普通話,若以國語或普通話為基準來做英文譯音,這種譯音咒語沒有什麼特別意義,倒不如只誦經文。
中文特有的名相如『一心三觀』等,則末學建議用英文翻譯再註以斜字體漢語拼音。如 英梵合譯『一心三觀』: "Triple-Vipasyana in One Mindfulness" (yi-xin-san-guan) 或純英譯為 "Triple-Insight in One mindfulness" (yi-xin-san-guan) 。如此作者與讀者能迅速溝通,了解所言為何。

漢佛典翻譯為英文可以參考運用玄奘大師所創的五不翻原則 (﹝一﹞ 祕密之故不翻、﹝二﹞含多義故不翻、﹝三﹞此方所無故不翻、﹝四﹞ 順於古例故不翻、﹝五﹞為生善故不翻。),基本上就是漢典沒有翻譯出的梵文或巴利文名相採用原梵文或巴利文,第一次出現之處宜加註英文解釋。
若有已翻譯為中文的名相,而英語文化並沒有這種觀念或事務的時候,還是應該用原梵文或巴利文再加註。(這些只是目前所遇到的情境,若有不同經驗再做修訂。)

『觀世音菩薩』為何又稱為『觀自在菩薩』?

根據日本學者後藤大用(黃佳馨譯)所著的『觀世音菩薩本事』一書簡要的說明如下: 『觀世音』的原文是"Avalokiteśvara"歷來有不同的譯名,依年代的先後排序如下:觀音、闚音、觀世音,光世音、現音聲、觀世自在、觀自在。
 『觀自在』算是較後期的翻譯。
  • "Avalokiteśvara"一字根據『雪山龜茲經』版本的拼音是 "Avalokitasvara",avalokita意為『觀』,svara意為『音』,所以有譯為『觀音』者。由此可知『觀音』是從原來的梵文翻譯過來的,並不是『觀世音』的略稱。
  • 而根據『天竺多羅葉』版本,則是"Avalokiteśvara",這是從avalokita 和 iśvara (意為自在、神妙) 合成的 (即 avalokita + i => avalokite)。所以譯為『觀自在』。
  • 觀世音』又是如何翻得的呢?字根lok有『觀』的意思,另又有『世界』、『世間』之意,這可以說是古人的創意的『增字翻』,兩意皆取,將lok字根翻譯為『觀世』加上 svara 意為『音』,就成『觀世音』了。
  • 其他不常用的譯名就不多介紹了。
後藤大用說的好:『觀自在乃是靈明清純的宗教活動,觀世音乃是無礙智慧與豐富的慈愛渾然融合的宗教人格;並非為煩惱所苦的俗界眾生,不待而言,乃是以一心稱名,入三昧深境,心性淨化觀照,崇高理想化的層次。換言之,是理的化身,是真理,同時也是佛法的大用,應身,形而上的實在者。因此觀世音也稱觀自在,也叫觀音,也較光世音,也叫現音聲。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佛法的『法』字應該是"Dharma"或者是"Dhamma"?

佛法的『法』字梵文是"Dharma","Dhamma"是巴利文(Pali)。
『佛法』並不是佛教的法律。『法』字在佛教裡是代表萬化一切有形無形的事與物。所以『佛法』的意思是代表所有佛陀所教的一切道理經典或論述。並沒有一般所用作為法律規範的意義。在佛教英文裡以大小寫來區別佛法(Dharma)或一般的事物(dharma).

2010年11月9日 星期二

佛陀十大名號之一為『如來』為何又稱『如去』?

『如來』一詞譯自梵文Tathāgata,英文可以譯為"Thus Come One如是而來者" 或 "Thus Gone One如是而去者"。此字由 Tatha 與 gata 組成,tatha 為『如』的意思,用英文講就是"suchness" 或 "thus" 之意。"gata" 則是『來』之意。因為tatha 在Tathāgata一字中ā發長音,可以寫為兩個aa,所以Tathāgata 也可寫為Tathaagata,若如此可以解為 "tatha" "agata", "agata" 即為『來』之相反意為『去』。事實上若反向思考,tatha-gata 和 tatha-agata 兩個合成字皆為 "Tathāgata",所以原譯也是『如來如去』。也就是『如是來如是去』,漢地好簡,只稱『如來』。然其妙在於 『如』字。佛法之高深僅此一字就佛的名號就可表達無遺!就可以『參』個夠了!天下大概也只有梵文能有這種一個字表達兩種相反意義的能力。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佛』字原梵文是Buddha 或 Buddhaya?

『佛』字是譯自梵文Buddha的『佛陀』的簡稱。為何又有『佛陀耶』之稱?
『佛』到底是『佛陀』或『佛陀耶』的簡稱?『佛陀』和『佛陀耶』到底有何不同?

『耶』(原梵文為ya)是梵文內的八種格的『與格』(即類似英文字後接介系詞 to 或 for) 附加字。所以『佛陀耶』Buddhāya 是來自 Buddha + a(重複尾字) + ya (與格) => Buddhaaya, 根據Sandi Rule aa 變為長音ā: Buddhāya (見參考資料:
http://www.foyin.org/zhuanji/news/news_view.asp-newsid=16030.htm

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among Namo, Namas, and Namah?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phrase in Taiwan is probably "南無." One could easily see the two words anywhere in a phrase like "南無阿彌陀佛", or "南無觀世音菩薩", or "南無地藏王菩薩" especially in road posts or electrical wire posts 。 "南無" are not pronounced as shown in Chinese characters "nan wu." Instead, they are pronounced as "na mo" which is more related to pronouncing in Taiwanese. The two characters "南無"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are "Namo" which is in Sanskrit in origin. In some sutra, it was translated "Namo" as "拿摩", or "那摩". It means "homoage", or 「禮敬」、「皈依」、「歸命」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