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7年2月18日 星期六

輪迴心

心動念變境
心性不覺,心波隨境相而動,名為無明業相(動心),
覺悟的人面對一切順逆境緣,心如如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依照心動,所以生起能見的相(變念),
若不動則不起能見。依著能見,故現出境界相(化境),
若是能夠離見者,則無境界。而依境界,所以能生智相(生意),
也就是說依於境界,心生起分別愛不愛。依此智相,再生起相續相(顯思),
依智(分別)故生其苦樂,原本之覺心起了念,相應不斷。依著相續相,所以起執取相(現想),
此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著苦樂,心起著我。再依著執取,故計名字相(成計),
依於妄執,分別假名字相。依計名字,所以起了業相(作業),
依計名字,取著不休,造種業故。依起業,故業繫苦相(受感),
依業受果,不自在故皆依不覺本來一心,性淨明體,因此感招惡業無盡。
(所以惑、業、苦三道、無始無終、流轉生死無盡。)
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染污之惡法),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無明不覺生三細,即是動心,變念,化境。

yoni 從起源作意


Yoni,(Vedic yoni),【陰】
1.女性的生殖器官(the womb),知識,種類。
2.起源(origin),出生地(place of birth),生存界(realm of existence)。
四種生(四生four yonis):卵生(aṇḍajaoviparous creation),胎生(胎盤中出生jalābujaviviparous),溼生(saṃsedajamoisture-sprung),化生(opapātikaspontaneous)。tiracchānayoni。畜生胎、畜生道。yoniso
【副】從起源地。yonisomanasikāra
【陽】從起源作意。(古譯作:如理作意。proper consideration)。經中說諸佛覺悟之前都是以觀智,從根源作意(yoniso manasikārā ahu paññāya abhisamayo):「有生故有老死,緣生故有老死。」乃至「有無明故有行,緣無明而有行」;「無生故無老死,生滅乃老死滅」乃至「無無明故無行,無明滅乃行滅。」(《相應部》S124~10/II5~10?S1265/II104~5;《長部》D14/II31.;《雜阿含369經》)經文可作爲yoniso manasikāra譯作「從根源作意」的最佳引證。《瑜伽師地論》說:「若於諦智增上如理及不如理。不如實知,不能盡漏;與此相違,如實知故。能盡諸漏,當知此中聞不正法,不爲寂靜,不爲調伏,不爲涅盤,所起諸智,名不如理。聽聞正法,…與上相違。當知如理。」(T30840
【反】ayonisomanasikāra,【陽】未從起源作意。(《巴漢詞典》明法尊者增訂)


abhisamaya:'Truth-realization',is the full and direct grasp of the Four Noble Truths by the Stream-winner (Sotāpanna; s. ariya-puggala). In the Com. the term is represented by 'penetration' (paṭivedha,q.v.). Frequently occurring as dhammābhisamaya,'realization of the doctrine' Cf. S. XIII (Abhisamaya Saṃyutta) and Pts.M. (Abhisamaya Kathā). [from: abhisamayaBuddhist Dictionary by NYANATILOKA MAHATHERA] 

abhisamaya:m. ① [abhi-samaya] 現觀,領(悟理)解,理論的理解. ② [<abhi-śam =abhisama-ya] 止滅,止息. māna~ 慢的止滅,phassa~ 觸的止滅.
[from: abhisamayaConcise Pali-English Dictionary by A.P. Buddhadatta Mahathera]

阿蘭若

阿蘭若(梵語araṇya),又譯為阿蘭那、阿蘭攘、阿蘭若迦、阿練若、阿爛拏、阿練茹、曷剌䍲等,佛教術語,源自梵文,因為漢語的習慣,也被簡稱為蘭若。阿蘭若原意是指森林,引申的意義為「寂靜處」、「空閑處」、「遠離處」、「無事處」。修行頭陀行的僧人,通常在村大空隙的地方造小房居住,或不造房屋,只止息在大樹之下,作為清靜修道之所躲避人間熱鬧處之地。墳場等平常人厭惡遠離的地方,也經常被當成是阿蘭若。因此他們又被稱為阿蘭若比丘,或是森林比丘。

受記

vyākaraṇa 受決, 受記; vyākariṣyasi ; vyākaraṇam 記別, 記莂; “記別” 亦作“記莂”。 佛教語。指佛為弟子預記死後生處及未來成佛因果、國名、佛名等事。《菩薩處胎經•諸佛行齊無差別品》:“佛復告菩薩 摩訶薩 :汝等欲見如來神力,化不思議道,法性純熟,無男無女,善權義説,受女人身,無佛記別,魔釋梵王無真實相,汝等欲知此四眾者受別成佛乎?”《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中:“爾時 那羅延 菩薩語 浄威 力士:‘汝住何法得無生忍而受記別?’ 浄威 答言:‘我以生起諸凡夫法得受記別。’” 南朝 梁簡文帝 《善覺寺碑銘》:“已於 沙佛所,經受記莂。” 隋煬帝 《重與智者請義書》:“ 南岳禪師 ,親所記莂,説法第一,無以仰過。” 汪琬 《<洞庭詩稿>序》:“ 鐙公 本儒家子,少讀書知名,長而遯之釋氏。徧參尊宿,遂受記莂,為曹洞家(宗)大師。”

無諍

無諍: : 纷争或諫,照直說出人的過錯。無諍: 無紛爭; 比較第七品末句:『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雜阿含經八0九(七九七)】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沙門法及沙門果。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沙門法?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何等為沙門果?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即身見、戒取、疑)。何等為斯陀含果?謂三結斷,貪、恚、癡薄。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盡。何等為阿羅漢果?謂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下分結: 梵語 pañca-āvarabhāgīya-sajyojanāni。指順益下分界之五種結惑。乃對五上分結而立五下分結。全稱五順下分結。略稱五下結、五下。即三界中之下分界(欲界)之五種結惑,繫縛眾生,令其不得超脫其界。五下分結即:()欲貪,於順情境上生起貪著之心而無有厭足。()瞋恚,於違情境上生起瞋恨之心而不自已。()有身見,於名(心)、色(色身)、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妄計為身,執著我見。()戒禁取見,取執非理無道之邪戒。()疑,迷心乖理,狐疑不決,由此疑惑而迷真逐妄,背覺合塵。
 欲界眾生由於上述之欲貪與瞋恚二結,遂不得超離欲界,若有能超離者,由有身見等後三結,終亦還下於欲界,故偏立此五種,稱為順下分結。
  五上分結: 梵語 pañcaūrdhvabhāgīya-sajyojanāni。指順益上分界之五種結惑。全稱五順上分結。略稱五上結、五上。結,繫縛、煩惱之義。於三界中之上下二界各有五種結。五上分結即上分界之色界與無色界之五種結惑,繫縛眾生,令其不得超離其界。五上分結即:()色貪,貪著色界五妙欲之煩惱。()無色貪,貪著無色界禪定境界之煩惱。()掉舉,上二界眾生心念掉動而退失禪定之煩惱。()慢,上二界眾生恃自凌他憍慢之煩惱。()無明,上二界眾生耽著禪定,而於真性無所明了之煩惱。

 此五結以聖者身中之上界修所斷之八事為自性,所謂色貪即色界修所斷愛為一事,無色貪即無色界修所斷愛為一事,掉舉即二界各修所斷掉舉為二事,慢即二界各修所斷慢為二事,無明即二界各修所斷無明為二事,總計八事。又此五上分結唯限於修所斷,不通於見所斷,因見所斷結令人墮下,故不立為順上分結。〔長阿含卷八眾集經、俱舍論卷二十一、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九、阿毘達磨發智論卷三、成實論卷十〕

阿羅漢

阿羅漢(梵語:अर्हत् arhat;巴利語:arahant),意譯為應供、殺賊、無生,漢語常簡稱為羅漢,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第四果,是依照佛三轉法輪解脫道的教導修習十二因緣觀、四聖諦、八正道,於蘊、處、界觀行一切法苦、空、無我、無常,進而斷盡三界貪愛的我見、我執煩惱,於當世捨壽時願意將自我滅盡不再於三界中出生,脫離生死輪迴之苦而入無餘涅槃界的聖者。

命者想

佛法十六神我之一; 命者,於五陰法中妄計我之命根,連續不絕,故名命者。未見正道之人,於五陰等法中強立主宰,妄計有我我所,計我之心歷諸緣,即有十六知見之別:一、我,二、眾生,三、壽者,四、命者,五、生者,六、養育,七、眾數,八、人,九、作者,十、使作者,十一、起者,十二、使起者,十三、受者,十四、使受者,十五、知者,十六、見者;同十六知見(出大智度論二十五; 佛學大辭典/十六知見-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4%BD%9B%E5%AD%B8%E5%A4%A7%E8%BE%AD%E5%85%B8/%E5%8D%81%E5%85%AD%E7%9F%A5%E8%A6%8B)

無餘涅槃 vs. 無餘依涅槃

無餘涅槃同無餘依涅槃; 《成唯識論》云:『涅槃義別略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三十一冊 No. 1585)

相: lakṣaṇam or nimitta

"相" 梵文是 lakaam.  巴利文是 nimitta
1. Mental image 意像
2. Sign of previous Kamma前業像
3. Outward appearance 外像
4. Object 客體
5. uppādo (origin of existence原存有), pavattarh (continuity of existence續存有) 同列,可以解釋為’condition of existence 緣有’ 
見《Buddhist Dictionary, Manual of Buddhist Terms and Doctrinesby Nyanatiloka, p. 107 Nimitta :

十發趣心

 指地前菩薩為趣入大乘所發之十種心。略稱十發趣。即:
()捨心,
()戒心,
()忍心,
()進心,
()定心,
()慧心,
()願心,
()護心,
()喜心,
()頂心。

道昉之《梵網經合註卷一》,將此十心配合十波羅蜜。法藏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一中,以此十心配於瓔珞經等所說之十住位,謂十住乃三賢初入位之始,故稱發趣。此外,亦有以十發趣即同於《華嚴經十住品》、《菩薩本業經》中之十住之說,然《華嚴》等之十住與此十發趣之行相恐有異。另一說謂十發趣與十金剛等皆為菩薩之階位。《梵網經卷上》、《菩薩戒義疏卷上(智顗)》、《菩薩戒本述記卷一》、《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二(知周)》 見: 佛光電子大辭典,p.477.

義淨法師翻譯佛經

義淨法師,俗姓張,齊州(山東濟南)人,年少出家,欣慕法顯、玄奘西遊的壯舉,在他三十七歲那年,就是唐高宗咸亨二年(六七一)時,在廣州搭乘波斯船泛海南行,到了室利佛逝,又通過麻六甲海峽,行經馬來半島西岸的羯荼國(今吉打州)、裸人國,再經孟加拉灣各海岸,抵達印度,由東印度的南岸登陸。前後參訪了菩提伽耶、那爛陀等聖跡,途中與越南沙門大乘燈相識,留住一年,學梵語,習聲明。後來跟隨大乘燈一起往西行,同行的還有商人數百名。

抵達中印度后,一一巡禮靈鷲峰、雞足山、鹿野苑、祗園精舍等佛教聖跡,再回到那爛陀寺,勤學十年,又前往室利佛逝遊學七年,證聖元年(六九五)返回中國。義淨的西行求法,總計二十五年,遊歷三十餘國,攜回的梵本經論共約有四百部,舍利三百粒,抵達洛陽時,武則天女皇親自到上東門外迎接,敕住於佛授記寺。在義淨的西行之旅中,停留在室利佛逝的時間最久,往來於南海之間也有十幾年。室利佛逝,相當於現在蘇門答臘的東南一帶,地處東西交通要沖,為印度文化東漸的第一站。此國文化雖古,與中國的交通僅盛於唐、宋、元、明四朝。唐代求法高僧取道南海的,大多會在這裡停留多時。回國之後,義淨最初和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合譯《華嚴經》,後來又譯出戒律、唯識、密教等典籍。從聖歷二年到景雲二年(六九九七一一),歷時十二年,共譯出五十六部,總計二三卷經典。

玄奘法師翻譯佛經

玄奘(602年-664年;梵文名ह्वेनसांग / hvenasāga),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俗姓陳,名褘,出生於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他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遊記》所曲解的中心人物唐僧的本尊。玄奘法師回國后翌年,即貞觀二十年(646年)即開始組織翻經譯場,首先在弘福寺翻經院進行,其後在大慈恩寺,北闕弘法院、玉華宮等處舉行,直至麟德元年(664年)圓寂前為止,共19年。先後譯出佛典75部,1335卷。所譯之經,後人均稱為新譯。他還口述由門人辯機筆受完成《大唐西域記》。全書記述高昌以西,玄奘所經歷的110個和傳聞所知的28個以上的城邦、地區、國家的情況,內容包括這些地方的幅員大小、地理形勢、農業、商業、風俗、文藝、語言、文字、貨幣、國王、宗教等等。是研究中亞、南亞地區古代史、宗教史、中外關系史的重要文獻。此書傳世版本很多,這三個古本,對校勘、研究《大唐西域記》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此外,玄奘又奉敕將《老子》等中國經典譯作梵文,傳於印度。
643年,玄奘載譽啟程回國,並將657部佛經帶回中土。貞觀十九年(645年),回到長安,受到唐太宗的熱情接待。玄奘初見太宗時,隨即表示希望前往嵩山少林寺譯經,但沒有得到批准,被指定住長安弘福寺。652年(永徽三年),玄奘在長安城內慈恩寺的西院築五層塔,即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貯藏自天竺攜來的經像。1962年,寺內建立了玄奘紀念館。大雁塔成為玄奘西行求法、歸國譯經的建築紀念物。在唐太宗(李世民)大力支持下,玄奘在長安設立譯經院(國立翻譯院),參與譯經的優秀學員來自全國以及東亞諸國。他花了十幾年時間在今西安北部約150公里的銅川市玉華宮內將約1330卷經文譯成漢語。玄奘本身最感興趣的是「唯識」部分。這些佛經後來從中國傳往朝鮮半島、越南和日本。顯慶二年(657年)五月,高宗下敕,要求「其所欲翻經、論,無者先翻,有者在後」。顯慶二年(657年)九月,玄奘藉著陪駕住在洛陽的機會,第二次提出入住少林寺的請求,「望乞骸骨,畢命山林,禮誦經行,以答提獎」。次日,高宗回信拒絕。龍朔三年(663年)十月玄奘譯完最後一部佛典《大般若經》之後感慨說:「向在京師,諸緣牽亂,豈有了日?」玄奘於麟德元年二月六日甲申子時(66438日午夜01時)圓寂。玄奘依翻譯佛典與對經文的闡釋而開創了中國法相唯識宗,其學說卻深深地影響了其他諸多宗派。奘師一生所翻經論,合七十四部,總一千三百三十八卷(目前學界流行說法為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為中土一切譯師之最。

玄奘重譯羅什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佛說阿彌陀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維摩詰所說經》,新譯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說無垢稱經》,新譯的《心經》取代羅什譯本被大眾廣為接受。而《阿彌陀經》、《金剛經》、《維摩詰經》,現代流傳為大眾所持誦的經文都是羅什之譯本;另外被廣為持誦的玄奘譯本則有《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笈多法師翻譯佛經

三藏笈多譯《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於隋大業年間。
摩訶笈多法師或簡稱笈多為南印度(或稱:南天竺、南賢豆)羅囉國人,剎帝利種,姓弊邪伽囉(隋云虎氏),有弟四人,生為長子。廿三歲在中印度出家,受具足戒。尋師遍歷大小乘諸國,聽聞中國三寶興盛,心欲至此。開皇十年(590),帝延入京,不久即通華(隋)語,遂敕於大興善寺譯經。後應煬帝之邀至洛陽上林園翻經館譯經。凡譯經18部,合81卷。卒於唐高祖武德二年。譯作經論有:
起世經(T01N0024) ,起世因本經(T01N0025)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T08N0238)
添品妙法蓮華經(T09N0264)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T13N0415)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T13N0416) ,五千五百佛名神呪除障滅罪經(T14N0443)
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T14N0449) ,緣生初勝分法本經(T16N0716)
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T19N1024) ,大乘三聚懺悔經(T24N1493) ,金剛般若論(T25N1510A)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T25N1510B) ,攝大乘論釋論(T31N1596) ,緣生論(T32N1652)

菩提資糧論(T32N1660)

真諦法師翻譯佛經


真諦(梵文:परमार्थ Paramārtha499年-569年),音譯波羅瑪訶陀,中國佛教四大譯經
師之一,其他三位是鳩摩羅什、玄奘和不空。陳天竺三藏真諦翻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陳朝開國於西元557年止於589年。唐道宣《續高僧傳》卷一說他「景行澄明,器宇清肅,風神爽拔,悠然自遠。群藏廣部,罔不厝懷。藝術異能,偏素諳練。雖遵融佛理,而以通道知名。歷遊諸國,隨機利見。」西天竺優禪尼國人,出身婆羅門族。少時博訪眾師,學通內外,尤精於大乘之說。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傳人,主宗無相唯識學。由於博覽群書,精通佛理,立志周遊諸國,弘闡佛法,不畏艱險,先至扶南(今柬埔寨),後由梁武帝禮請來到中國,武帝太清二年(548年)。真諦三藏從西天竺(印度)抵達建業(南京),因遇侯景之亂,被迫逃難於蘇杭,後開始從事佛經翻譯事業,一生共翻譯76315卷,其中以《攝大乘論》、《俱舍論》、《金七十論》等經最為著名。晚年(562年)因感慨「弘法非時,有阻來意」,於是坐船欲西返印度,但卻被風浪所阻,又飄回廣州。
受刺史歐陽頠竭誠供養,智愷等人亦來皈依,由此繼續其翻譯、弘法事業。真諦翻譯經典的特色,是一邊講學、一邊翻譯,譯述並進,並時常從事「義疏注記」。史載他「循環辯釋,反復鄭重,乃得相應。一章一句,備盡研覈,釋義若竟,方乃著文。」 在他的影響下,成立了攝論宗、俱舍宗一派。
主要譯作:有《轉識論》,《大乘唯識論》,《金光明經》,《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釋》,

《律二十二明暸論》,《中邊分別論》(與玄奘譯之《辯中邊論》為同本異譯) ,《十七地論》(此書乃《瑜伽師地論》之別出本),《俱舍論釋》,《大乘起信論》,《決定藏論》(乃《瑜伽師地論》〈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品〉之別譯) ,《三無性論》(為《顯揚聖教論》〈成無性品〉釋論部分的別譯本;或說《無相論》部分內容譯本) ,《十八空論》(本論實乃釋天親之中邊分別論中相品及真實品部分之作)等。

菩提流支翻譯佛經


據蘇晉仁所述: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譯者是北魏(386年-534)的菩提流支,出家於北印度。菩提流支是佛經翻譯家。也有譯為菩提留支,意譯道希。熟悉三藏,顯密兼通。北魏永平元年(508)攜大量梵本,經蔥嶺到洛陽。宣武帝慰勞禮遇,住在靈太后所建的永寧寺,此寺規模宏麗。當時,此寺院還住有其他由印度、西域等地來的出家人700多人,而以菩提流支為翻譯的宗主。後來隨東魏遷都到鄴城(今河北臨漳),繼續翻譯。到天平二年(535),前後20餘年。據李廓《眾經目錄》所記,他所居處梵本萬夾,譯稿滿屋。其翻譯偏重大乘瑜伽行派的學說。《十地經論》系與勒那摩提等共譯,主張阿梨耶識為諸法緣起的根本。他和弟子道寵號稱相州北道系,是地論學派內兩個對立的流派之一。他所翻譯的《入楞伽經》,對於北方禪師的修禪,有一定的影響。他又以《觀無量壽經》授與修習淨土的曇鸞,並譯有《無量壽經論》,對於淨土宗的建立也有很大的影響力。在判教方面有獨到的見解。智顗的《法華玄義》說他主張二時教,即佛成道後12年內所說法都是半字教,12年後所說才是滿字教。窺基在《大乘義林章》則說他主張一音教,即佛用一音說法,眾生隨不同的根性而獲得不同的理解。根據唐《開元釋教錄》刊定菩提流支所翻譯的經論共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1卷、《彌勒菩薩所問經》1卷、《勝思惟梵天所問經》6卷、《深密解脫經》5卷、《入楞伽經》10卷、《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10卷、《彌勒菩薩所問經論》5卷、《究竟一乘寶性論》4卷(闕本)、《法華經論》2卷、《寶積經論》4卷等共30部,101卷。

鳩摩羅什法師翻譯佛經

鳩摩羅什法師生於西元344圓寂於西元413年。古龜茲國(在今新疆的庫車縣)人。鳩摩羅什是世界佛教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及傳奇行的人物。父親原是一國宰相,鳩摩羅什7歲時隨母親出家,長大後精通大小乘佛法,成為一代宗師,聲名遠播。前秦君主苻堅征服龜茲,想把他接到長安,但因後來亡國,使鳩摩羅什在後涼滯留達16年之久。一直到後涼亡後,後秦君王姚興將鳩摩羅什接到長安,讓他專心從事譯經工作,69歲在長安圓寂。鳩摩羅什在皇室資助下,在長安組織了世界文明史上第一個官方資助的譯經場。鳩摩羅什與其團隊共譯出74部佛典,合計有384卷。鳩摩羅什的翻譯以意譯為主,極重修辭及譯文的流暢,具文采。主要翻譯的經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大乘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阿彌陀經》;翻譯的論有《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成實論》等,這些漢譯的經論有系統地介紹了大乘中觀派的思想體系。近人為了紀念鳩摩羅什在文化上的貢獻,在新疆的克孜爾千佛洞 (新疆最大的一處石窟群落,請參見http://www.youtube.com/watch?v=qdlqNHZcrPg) 附近樹立了他的紀念銅雕像。古今中外,有很多人,因為讀了他所翻譯的佛經,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從而學佛。他所譯的經典直接影響漢傳佛教的發展。鳩摩羅什圓寂後火化後,舌不化得舌舍利,至今仍保存在西安近郊終南山草堂寺的佛塔中。更是大乘佛法菩薩,不顧個人安危以度化眾生的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