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觀世音菩薩』為何又稱為『觀自在菩薩』?

根據日本學者後藤大用(黃佳馨譯)所著的『觀世音菩薩本事』一書簡要的說明如下: 『觀世音』的原文是"Avalokiteśvara"歷來有不同的譯名,依年代的先後排序如下:觀音、闚音、觀世音,光世音、現音聲、觀世自在、觀自在。
 『觀自在』算是較後期的翻譯。
  • "Avalokiteśvara"一字根據『雪山龜茲經』版本的拼音是 "Avalokitasvara",avalokita意為『觀』,svara意為『音』,所以有譯為『觀音』者。由此可知『觀音』是從原來的梵文翻譯過來的,並不是『觀世音』的略稱。
  • 而根據『天竺多羅葉』版本,則是"Avalokiteśvara",這是從avalokita 和 iśvara (意為自在、神妙) 合成的 (即 avalokita + i => avalokite)。所以譯為『觀自在』。
  • 觀世音』又是如何翻得的呢?字根lok有『觀』的意思,另又有『世界』、『世間』之意,這可以說是古人的創意的『增字翻』,兩意皆取,將lok字根翻譯為『觀世』加上 svara 意為『音』,就成『觀世音』了。
  • 其他不常用的譯名就不多介紹了。
後藤大用說的好:『觀自在乃是靈明清純的宗教活動,觀世音乃是無礙智慧與豐富的慈愛渾然融合的宗教人格;並非為煩惱所苦的俗界眾生,不待而言,乃是以一心稱名,入三昧深境,心性淨化觀照,崇高理想化的層次。換言之,是理的化身,是真理,同時也是佛法的大用,應身,形而上的實在者。因此觀世音也稱觀自在,也叫觀音,也較光世音,也叫現音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